一個寫詩的美好年代
讓鄭愁予教你寫詩
以超過一甲子的歲月寫詩,一個國文課本少不了的名字,十九歲的一首〈錯誤〉,讓達達的馬蹄響徹華文世界,他是當代傳奇詩人 ─ 鄭愁予。
抗戰兒童,內戰少年
一九四五年,鄭愁予十二歲,二次大戰剛剛結束,他自稱是一名標準的抗戰兒童。在逃難的過程中,母親教導他背誦古詩,他一接觸就愛上了,從此開啟與詩詞的不解之緣。
鄭愁予回憶小時候,和母親走過一個小鎮,那時還在抗戰,忽然聽到背後傳來轟轟聲響,馬匹拉著炮車飛奔而來,母親和他站在路旁,看著戰馬與炮車擦身而過,這印象一直潛存在意識裡,後來寫作〈錯誤〉這首詩時,這個意象自然而然浮現在腦海中。
隨著年紀增長,他開始接觸現代詩,陸續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詩風婉約動人,音韻跌宕生姿,於民國八十三年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一書,得到國家文藝獎。詩人 弦曾經以「謫仙」稱譽他,並說:「鄭愁予飄逸而又矜持的韻緻,夢幻而又明麗的詩想,溫柔的旋律,纏綿的節奏,與貴族的、東方的、淡淡的哀愁的調子,造成一種雲一般的魅力,一種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影響」。難怪數十年來,鄭愁予的詩作一直受到讀者的喜愛,風格也影響了許多具有文學浪漫情懷的年輕人。
迄今,八十二歲的鄭愁予走遍大江南北,在金門大學擔任講座教授的同時,還定期飛美國和香港授課。縱使享譽了全球華文界,談起詩,他沒有任何名人架子,娓娓道來對詩的見解,緩緩訴說一位詩人的使命與期待。
詩與詩人
原來詩的誕生,跟人的天性有關。
人有動物性,所以合群和諧;具備靈性,而善與自然萬物互動。在族群與天地交流的過程中,領導人往往以吟唱的方式,引導眾人向上天祈禱,這個禱詞就是詩的原形。事實上,若把「詩」拆字分析,「寺」是宗教、行政中心,「言」表示真實有意義的話語。在古代政教合一的社會中,一段好的祝禱詩詞不僅可以凝聚眾人、交流天地,更能傳遞情感與意涵。過去如此,現在亦然──詩人的使命由此而生。
一個詩人應喜好自然,交流萬物,親近人群,關心社稷,乃至於替天行道。我們可從鄭愁予的筆名看出端倪:「愁予」二字源自屈原的楚辭、辛棄疾的菩薩蠻。原來自古懷憂家國的文人比比皆是,遭放逐的屈原看見洞庭湖蒼茫一片,於是寫下「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的喟嘆;辛棄疾被貶至江西,賦詞:「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的無奈。如此愁思滿懷而任重道遠,無怪乎鄭愁予創作出蕩氣迴腸的名句──「是誰傳下詩人這行業?黃昏裡掛起一盞燈」。讓我們看見詩人除了有浪漫情懷,更有讓人肅然起敬的一面。
如何寫一首好詩?
在了解詩的本質後,許多人好奇應如何創作一首好詩?鄭愁予提點了幾個方向。首先要有「詩情」,就是情緒。情緒每個人都有,但碰到場景會特別集中。其次要有「詩才」,這是把思緒與感觸寫出來的能力,這得靠磨練,可以先從模仿開始,之後再摸索自己的風格。此外,他特別說明,詩句文字應有「音樂性」,情節的安排須包含「戲劇性」。例如〈錯誤〉一詩便因明快的節奏,讓人朗朗上口;又因結尾「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的對比,使讀者印象深刻。
不過,談到最重要的條件卻是「要走出門」!因為寫詩靠場景,不能空想,靈感仰賴外在場景的激發。若以〈錯誤〉舉例,詩中等待的女子是確有其人,並非想像。他進一步詮釋對「靈感」的看法,原來人的情緒原本是發散流轉,但當碰到一個場景的觸發,思緒便會一下子集中。此時,詩人開始蒐集潛意識中的素材,讓表達更美、呈現更富層次,那些出其不意的佳句便由此而生。而也因為生活場景處處不同,靈感應當源源不絕。不過若能多藉由展覽或書籍充實潛意識的材料,寫作將更豐富而流暢。
最後,鄭愁予笑著說,現代寫詩的人真是有福氣,因為有網路提供寫作素材,更可相互交流。他期待人人都能上網寫好詩,傳遞美學,交流情感,如此一派和諧,那將是一個比唐朝更美好的時代。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1933年出生,河北省人。軍人家庭出身,童年隨軍人父親征戰南北,曾就讀北平崇德中學及北京大學暑期文學班,用筆甚勤,曾發表詩作於北平平民日報、中學生月刊、武漢時報、衡陽力報。後隨家人遷臺,先後畢業於新竹中學、中興大學。曾加入現代派、創世紀詩社,並支持羊令野創辦南北笛詩社。1968年應邀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班參加「國際寫作計劃」,1972年在愛荷華大學獲創作藝術碩士學位,並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轉往耶魯大學,在東亞語文學系當高級講師。爾後陸續任耶魯駐校詩人及資深中文導師,並曾出任聯合文學社長。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