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sage from FRANZ CHEN
一個字,決定台灣的繁華或蒼涼
總裁的話
「Franz,我告訴你,這次馬習會應該是最後一次兩岸勉強平起平坐的公開會面,從此以後,不需要大陸特別施壓,台灣一定會慢慢被邊緣化,直到沒有任何談判籌碼為止。」WZ是我多年好友,一個商業嗅覺特別敏銳的德裔瑞士人,七十年代主攻台灣與香港,九十年代又轉戰上海與深圳,雖然不是什麼外交事務專家,但一直深信一國一地之經濟消長,與其政治作為有著絕對的正相關,所以幾十年來都是琢磨著政策風向做生意,不只中文嫻熟,對於台海情勢的積極博學,早已遠遠超過對自己故鄉瑞士的了解程度。「你不相信?我拿我老家那套明青花瓷跟你打賭。」他看我表情僵硬,又不接腔,以為我不認同:「不管下一任總統是誰,在他任期結束前,台灣都基本沒戲唱了。」
其實,到上海和他敘舊前,我才剛結束在大陸近十個城市的參訪,親眼目睹兩岸的驚人轉變,又怎麼會不認同這觀點?只是在不期然間被他一語道破這一路積累的痛點,一時五味雜陳,難以成言。
說起來每隔兩三個月,我至少會到大陸走一趟,但此次一口氣走過上海、崑山、溫州、南京、義烏、杭州、常州、泉州、廈門等城市,和產官學研商等人士會面長聊後,以前感慨台商式微,現在發現連台灣經理人的優勢也無存。除了薪資水平大幅降低,甚至本地與跨國企業願意花更優渥的薪資,跳過相對便宜的台灣人才,雇用大陸當地的專業人才;原因很簡單,後者更具競爭力、企圖心與國際觀,這是許多自我感覺良好的台灣人士不願面對、卻真實存在的殘酷現實。
當然有人指出大陸經濟與體制如何千瘡百孔,但只要深刻比較過兩岸狀況,就不難發覺我們面臨著同樣的結構性沉痾,諸如少子化衝擊、退休基金短絀、教育系統僵化、樓市變相膨脹、實業創新不足等等,所以他們的弊,也是台灣的病,可是不要忘了對岸在軍事、外交、資源、市場等方面,已經是我們不可企及的。更重要的是,他們上下擁有一個無法僭越的價值觀,就是「黨國至上」,無論檯面下如何你死我活、陽奉陰違,但檯面上永遠是整齊劃一的目標、口徑與政策。
反觀台灣,多年來教育系統刻意跳過關於「忠」的表述與薰陶,並且一直誤導人民以為沒有「忠」的概念就是民主的象徵,殊不知沒有「忠」的民主,使台灣患上一種沒有「中心」思想的精神分裂症,所以我們一路從七、八十年代的繁華退化到今天的蒼涼,既追趕不上「大韓主義」的南韓,也比肩不了內部種族宗教甚為歧異、卻衷心擁戴同一種文化價值觀的新加坡或以色列。
台灣不需要回到那個「忠黨愛國」的過去,但若希望五年後台灣還有戲唱,我們必須回到七十年代上下一心一德的社會氛圍,一起為這份具有民主精神與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資本盡忠職守、各效其力,因為唯有一個根深枝茂、廣納百川的文化,才能超越眼下盤根錯節的政治、黨派、歷史與疆界,成為全台人民的共同價值觀,也足以成為我們未來的戰略籌碼。
如果下一任總統能夠參透,台灣最大憂患從來不是政治或是經濟,而是文化建設的認同障礙,並且在任期結束前用文化找回台灣的「中心」,那我願意把從WZ那裡贏來的古董青花雙手奉上。
CEO
法藍瓷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