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文稿

000151

2016/12/23 - 聯合報

科技與人文,智慧城市的零與一


上個月應邀參加京台科技論壇,本屆主題為「共用新機遇、合作為未來」,雖然兩岸情勢讓該論壇聲勢較往年低調,然而在目前如此規模的兩岸活動日漸稀缺背景下,依然吸引數百位政商界人士出席;一如既往,今年話題圍繞在高新科技、產業合作、創新創業、地方發展等幾大板塊。

主辦單位安排了十位講者,除我以外,幾乎都來自智慧科技與城市建設相關的官員學者,整場下來,不難發現現代社會對於「智慧城市」想像依然聚焦在科技與效率,例如,在城市建立節能減碳的「出行」網絡或是智能科技如何增加公共設施利用率與安全性。

作為商人,我完全認同效率的重要,也期待高能低耗的智慧城市能夠實現便利生活與有限資源間的平衡循環,事實上此前,我也曾與某家印度跨國企業洽談過他們的智慧城市計畫,然而,無論是京台科技論壇或是印度智慧城市,面對那些技術專家與政府官員們盡是寬頻覆蓋率、智能便民服務、綠色低碳經濟、生態城市建設等專業用語言談時,總不免讓我心生疑惑:智慧城市究竟是為機器人制訂的場域?還是為人類設計的家園?

除了可量化的科技應用,難道智慧城市的藍圖裡,不應該也講求人文精神、生活方式、文化資本、社群凝聚等從「人」的本位價值出發的抽象概念嗎?就像台灣幾個主要都市常常出現在國際智慧城市論壇(ICF)全球廿一個入圍智慧城市(SMART21)和七大智慧城市(TOP7)的榜單之上,然而,以我每天健身運動的公園為例,它名列台灣目前功能設備最齊全完善的休閒公園之一,擁有良好的WIFI收訊和各類設施,我卻鮮少看到青壯世代的身影出現其中,平時運動散步的人們即使已熟,也難得交流,那種人與人間難以掩飾的疏離,游移在先進的公共建設中,尤其顯得突兀。

《荀子.修身》裡說:「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我深以為,不少開發中國家的智慧城市,常常落入「役於科技」的規劃盲點。我們可通過網路與App快速找到所在城市的各國料理,全國範圍內卻出不了幾家具國際影響力的餐飲品牌;可以做到教學資源或企業服務的E化工程,卻形成不了可讓類似李開復或吳季剛這樣人才開花結果的宏觀環境;政府財團可將大樓街道改造得既低碳又智能,卻缺少大批關心公共藝術與社區美學的參與群眾。

智慧科技無疑讓城市變得耳聰目明,但並不一定能讓身居其中的「人」更接近智慧生活。在我看來,智慧城市如同一組二進制的程式語言,所有科技建設是一個個的「○」,它們的單獨存在並不能進行有意義的操作,必須加上由美學養成、道德教育、哲學精神等人文建設所代表的「一」,方能形成一套可以演繹美好城市的運作程序,畢竟,智慧城市應該是為增益人類「不役於物」的生活品質,而不是為了展現「役於物」的硬體精良。

作者: 陳立恆
法藍瓷總裁
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Copyright © Franz Collec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