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文稿

000128

2015/5/18 - 經濟日報

成立仁創社 打贏華人盃

亞投行之後,我發現無論從內政還是外交的角度,台灣模式如果再不創新,我們的「全民前途」恐怕就像我們的「全民共識」一樣,前無可進,後不可退。

過去,台灣尋找國際出路的技略之一,就是打著「亞州盃」旗號,試圖運用亞洲區域的寬和彈性,緩衝兩岸之間的矛盾緊繃,而面對亞投行這麼一個完全以對岸為主導的「亞洲盃」,台灣如今連入賽資格都成了問題,再加上2016選戰局勢的渾沌詭譎,以至於我們連「加入亞投行」這樣屬於國家層級的戰略目標,連為何而戰、如何而戰、以什麼名義去戰等根本問題都顯得被動茫然。

不難預見地,亞投行只是一個開始,這不僅僅顯示我們與某一個多邊組織之間的迂迴隔閡,也同時意味著未來台灣在所有「亞州盃」的外交賽事裡折衝捭闔的空間將越見窘促困難,更枉論抬升到「世界盃」等級。

其實,身處於一個地球是平的全球化時代,包括產業政策、全民生活與教育系統在內等不同元素組成的「新台灣模式」,大可以跳脫「亞洲」與「世界」的框架,藉由「華人概念」攀越到不同的視野、高度與內容,去將看似抽象的「創新」一詞實踐並具體化。

反正打不了「亞州盃」、進不了「世界盃」,何不另闢蹊徑,率先以全球華人價值共識為高度,開拓「華人盃」的新視野。

除了視野與高度的創新,另一方面,引入「華人概念」,也是因為我認為「台灣模式」的內容創新,若只有政府政策、商業金融或是科技專利等形而下的追趕探索,雖然看似務實,卻遠遠不能解決台灣目前進退不得的困境,我們需要從「人」開始著手改變,而屬於華人概念裡的「人」應該用「仁」的思維來詮釋,不僅是個人價值的發揮,更強調待人接物的得宜,也就是「文」的概念,一如易經所言∶「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則吉凶生焉。」是而,中華文化裡去掉酸腐八股的歧異之後的仁者精神必定無敵,因為它具備宏觀思考的全面性,慎重於人事物之間的往來平衡,由「明德,親民,止於至善」與「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三綱八目出發,得以重新調和現代社會裡人與自我、人與家國、人與環境之間「文不當」的失衡現象。

因此,我希望能將仁者意象與創新思維結合,號召各界重視文化意識與社會責任的企業體們,組織一個兼具文創平台與創業基金會功能的「仁創社」,致力於鼓勵所有以中華文化為本心的創意、創新與創業,提供他們跨行、跨業、跨界與跨國的支持動員,整合並加乘世界華人的凝聚力,並從每個企業文化的轉變去潛移默化整體社會文化的趨向,改善政治與經濟上的遲滯汙濁,實現一個台灣模式的新絲路版圖。

政治如土地、經濟如活水、文化如空氣,「仁創社」正是希望藉由文化的無所不在,引動華人世界的經濟活水,灌溉出一片超越政治疆界的台灣影響力,唯願這場屬於台灣的「華人盃」,能夠在一切還來得及之前,順利開賽。

作者: 陳立恆
法藍瓷總裁
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Copyright © Franz Collec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