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文稿

000064

2009/9/2 - 經濟日報

功德見心談重建



潛心修道的梁武帝和達摩大師曾有段歷史性的對話:「朕一生已來,造寺布施供養,有功德否?」達摩答言:「並無功德。」武帝惆悵,遂遣達摩出境。而兩個人的話不投機,直到一百多年後六祖慧能才如是解惑:「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

風災至今超過半個多月,我想,我們的政府及相關單位現在一定也很想問問人民,他們夙夜匪懈的救援奔走是否有功德?我相信十之八九都會得到達摩的回答:「並無功德。」,孰不知救人、賑災、安置、消毒等等雖都是星火之急,然而「功是見本性,德是平等心」這句話,才正是我們這個受風災重創的國家需要的修為與領悟。值此救人如救火的燃眉之際,這樣的說法或許有人覺得太過於遙遠玄妙,但仔細思忖,其實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政府,無非就是在這個風雨反覆的世界裡,用宇宙洪荒的一瞬間,求得一個功德圓滿罷了。

我於佛門的距離還很長,但是這功德的概念很能引起我的共鳴,經營企業三十幾年,發現所有主客雙贏、源遠流長的生意,也無非就是「見本性」與「平等心」兩件事。「見本性」之於凡人,不應該是什麼頓悟寂滅的高奧,而是讓一個人的行為、價值與本分合而為一,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知道賦予的使命任務,然後虔心誠勉的的實踐自己的本性的過程;至於「平等心」,用最淺顯的說法就是感同身受,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更深一層說,是秉持不拘泥、不執著的合理心來設身處地的執行自我的本分。

經營與治國,道理應該也是相通的,作為一個手中掌握全國資源的政府,若是能夠領悟功德的要義,就不會因為計較得失而缺乏魄力,更不會因為在乎毀譽而進退失據,有了這樣的中心思想,應該無論是救難防疫、災後重建,還是計畫已久的拼經濟與文化立國,都可以得到一個功德圓滿的結局。

可惜的是,我們觀察到今天的台灣,無論是執政的還是在野的,似乎都沒有在面對這場人間大難的同時,展現出應有的本性與平等心,一邊是焦頭爛額、手足無措,另一邊則是見獵心喜、落井下石,反而是民間組織以及國外援助的動員,發揮了大愛與團結,讓我們在土石奔流裡看見了許多希望。

風災的救助即將到一個段落,除了哀憫受災的同胞,當然也感佩所有在救災中宵旰勤勞的軍民,但是災後重建才是真正迢迢長路的開始,即使民間及國外的力量再強大,重建的承擔最終還是要落在政府的肩頭上,期待這個萬民所「仰」,也是萬民所「養」的政府,能夠見其本性,心存平等,讓未來每一個攸關國家興亡的難關,都能功德圓滿。

作者: 陳立恆
法藍瓷總裁
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Copyright © Franz Collec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