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50
2008/7/3 - 經濟日報
不一樣的精英 ─ 略談技職教育
人才是國家發展的基石,特別是對於腹地狹小、資源缺乏的台灣,培養豐沛健全的人資財是發展國家競爭力的特殊關鍵,相信在這一點論述上,無論產官學界都不會有異議。但是過去幾年來,我國培育人才的教育制度與這樣的認知背道而馳,錯誤的認為廣開大學之門是製造社會精英的捷徑,根據教育部統計處的資料,台灣的大學校數由1995年的24所增至2006年的94所,而台灣的競爭力卻在這十年裡沒有顯著提升,反而造成了另一種社會問題,按照行政院主計處公佈,五月份大學以上失業率達4.28%,人數總共有十萬五千人,占所有失業人數的四分之一,這種高學歷卻高失業率的現象代表的是國家的虛耗與失衡。
然而逝者逝矣,來者可追,我觀察到台灣的人才教育可以從技職教育開始挽回頹勢,因為除了文、史、科、哲等我們比較熟悉的精英教育以外,我們也需要培養一批有特殊專長的社會中堅,在工、商、農、藝等領域裡創造更多元的經濟效益。我有如是的體認不只是因為我是台灣技職教育的代言人,更是身為一個企業主,我是精英人才的End User,三十年來不間斷的在台灣人才市場上尋覓新血的經驗告訴我,若要活化台灣人才的競爭力,必須要從改革、進化與鼓勵我們的技職教育來著手。
技職教育是一個深刻的議題,我雖非教育專家,但願以一個「人才使用者」的實際經驗來拋磚引玉,依拙之見,技職教育有幾個決勝點是常被提出,卻一直流於投錢不育成的成效不彰,一是共源分流,二是術業專攻,三是產學合作。
分流這個概念的難處不是如何將普教與技職分流,而是在分流的高中階段,教導學子們對於未來的選擇做好準備。馬總統在他的「愛台十二項建設」的政見裡面,有提到要用8年800億來改善技職教育,但只改善技職的師資設備其實等同於硬體升級後,軟體卻還在原地踏步,其實更應該從「共源」的中小學階段開始,提供一個務實的技藝教育以及完善的全人教育,讓學生們提早受到不同知識的啟迪與實務的參與,擁有更多面向的發展空間的同時,並且有一個紮實的通識基礎,讓不同分流的人才未來在匯流成海時都能無礙的溝通協作加上系統思考。
而在「術業專攻」的部分,第一步就是要改變社會心態,藉由證照制度、獎勵創業、國家考試等配套措施的加強,讓一般大眾真正感受到「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的好處,願意投注心力在工、農、手藝等培養,讓每一種天份都能適才適性的在各個專業裡開創新局。再者,「專攻」的定義絕不是在一種「術業」裡當起「宅男宅女」從此不聞世事,在瞬息萬變的21世紀,人才必須是多方位的,隨時得準備幾把刷子來對付不同陣仗,尤其是台灣許多講究靈活應變的中小企業,都在期待技職教育也能走向「一加一大於二」的課程設計,譬如說讓學設計的人也懂得行銷,才能更容易抓住時代的脈動。
至於「產學合作」本該是技職教育最容易發揮的地方,卻時常因為業界與學界的目標差異而產生問題,為了拉近兩者的距離,相關部門應該積極介入協調,或是參考他國的成功經驗,例如德國的二元制技職體系來精進我們的制度;另一方面,合作的過程中應該特別強調「觀察」與「領悟」的能力培養,正是這兩種能力得以讓學生們在知識應用裡,加入自身的創意活水,化知識經濟為創意經濟,成為真正的社會精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