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文稿

000037

2007/10/10 - 經濟日報

創意只是第一步



法蘭克福和巴黎要算是世界上兩個我最熟悉的大城市,前後將近有二十年的時間,我每年都要拜訪一次法蘭克福消費品展(Ambiente)及兩次巴黎家居飾品展(Maison et Objet),幾年前我更成了他們的展商之一,不難想像,我每年都必須在相同的季節,經過相同的道路,來到相同的地方,可是我從不覺得厭煩,因為展覽的內容年年都是新氣象,除了展場規模逐年擴大,參觀的人潮越來越國際化、交易金額越來越龐大之外,他們的共同特色還在於,一個展覽可以網羅世界百餘個國家的展商,並在短短數天之內吸引十到十五萬名國際買家(非一般消費者)前來下單。

這樣巨大的展覽能量直接帶動著城市的『流動』:人流、金流、物流、資訊流等等,皆得以在短時間內與外部世界做快速複雜的交換,就像血液的流動帶來了氧氣,支撐起一個生命的循環一樣,若以歷史的角度來看,成為一個偉大的城市或是偉大的國家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能夠建立起這樣驚人的『流動』。而『流動』的背後則是代表著一個城市或是一個國家的號召力、創造力、組織力及企圖心。無怪乎,依照2006年世界城市競爭力的排行榜來說,巴黎和法蘭克福分別是第四名與第五名。

巧合的是,我這幾年的參展心得,正好呼應了這個得名次序。

雖然法蘭克福消費品展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商品展覽,但近年來巴黎家居飾品展頗有後來居上的勢態。先就客觀條件來說,法蘭克福展的展場位於市中心,雖然有它的方便之處,但隨著參觀人潮的大幅成長,附近週邊設施漸漸難以負荷,交通癱瘓時有所聞,展覽期間,餐廳、旅社因為供不應求而漫天喊價,讓越來越多的展商與買家叫苦連天,反觀巴黎的展場,因為位於市郊又鄰近機場,加上火車班次密集與配套交通工具的輔助,相對而言,就有了地利之便。

再從主觀條件來說,巴黎家飾展不只是一般的商展,它還是一個創意場域,在這裡,藝術、文化、創意這些形而上的元素,得以緊密的結合到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與商業活動中。它並且講究『篩選』、『包裝』與『創新』,參加的廠商必須要有相當的特色與水平,攤位的空間佈置務求別出心裁外,同時積極鼓勵有潛力的各國各界創作者共襄盛舉,給他們一個大顯身手的機會,也讓每個參觀者都帶著超乎期待的驚艷感離開。說到底,就是法國人深諳製造精品的大原則,他們為巴黎展打造出精品的氣氛,繞過其他競爭者的威脅,樹立起它獨一無二的風格。它的成功也要歸功於幕後那個非商業性但具功能性的發起者:法國藝術家協會,從1868年到現在,這個協會一直扮演著法國傳統工藝的守護者,它結合了一千兩百多個藝術家的力量,在政府的支持輔助之下,讓文化創意透過民間自發性的組織力量,發揮出意想不到的經濟效益,從而實現共享與合作的美好。

九月初,當我站在今年剛落成的巴黎商展中心第七館前,看著充滿現代感的玻璃外牆上流轉著這個城市特有的風和日麗,我突然明白『創意』只是巴黎之所以為巴黎的第一步,而懂得運用務實而團結的方法,結合民間與政府的力量,勤於規劃,勇於改變,讓這些創意匯合為一個欣欣向榮的產業,才是他們成功到達終點的關鍵。

身為中華民國國民,我愛我的國家與城市,基於此愛,我希冀它往更富強康樂的路子上走去。雖然時而覺得國際間對我們有諸多限制,但我知道我們不能畫地自限,因為一個城市或國家之所以偉大,除了山水與歷史之外,還有它的人民、產業與政府。我們也有同樣機會在世界競爭力排行上名列前矛,只要我們的民間業界可以先團結起來,認真的面對在沒有大我的前提下,小我的利益是很難被極大化的事實;另一方面,政府政策也要能夠為產業及國家做前瞻性的規劃,為造就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而建設,而不是為了意識形態而勞民傷財,或是為了選票而大興土木。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創意』到『偉大』,我們得攜手邁出我們的步伐。

作者: 陳立恆
法藍瓷總裁
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Copyright © Franz Collec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