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之詩書畫
顧愷之的<洛神賦>是文學及圖像的交互影響。雖然文學的敘事不同於圖像的描繪,但是「以象言道」及「以形寫神」 卻讓文學及圖像起了相輔相成的效果。
<洛神賦>不僅是曹植的詩篇,而且是與顧愷之圖畫藝術與王獻之書法的結合。詩書畫三者傳遞在後世,以整合且互動 的方式流傳於世。
<洛神賦十三行>,簡稱<洛神賦貼>或<十三行>,是東晉王獻之的小楷書法代表作。書寫內容為曹植的<洛神賦>, 但流傳到唐宋時代已然殘損亡佚。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年少即負盛名。唐張懷瓘說:( 王獻之書 ) 若風行雨散,流 便於草,開張于行,章法體勢之中,最為風流者也。王獻之<洛神賦>書法僅留傳從「嬉」字至「飛」字共十三行,計 二百五十餘字。北宋時間充滿了崇古、復古的氛圍,王獻之<洛神賦>殘存的十三行進入了內府收藏,在宋徽宗宣和年 間(1119 ~ 1125),熱愛藝術並對收藏十分自豪的皇帝將十三行的<洛神賦>刻石行世,即後世盛稱之「玉版十三行」。
<洛神賦>圖卷的重建則以今日現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及美國佛利爾美術館的三本圖卷為當前公認為現 存年代最古老的本子,而且三本都是宋徽宗或稍晚的南宋初期的製作。後來<洛神賦>圖繪也進入乾隆的藝術收藏。在 乾隆二十一年他命令宮中如意館進行了兩件工作:一是委北京本的<洛神賦>圖卷作改裝,二是為當時宮廷畫家丁觀鵬 所作的<洛神賦>圖摹本作新裱。兩卷都增加了乾隆皇帝親自臨寫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在石守謙的「洛神賦圖: 一個傳統的形塑與發展」文中指出,以<洛神賦>北京本來說,改裝後,由於十三行的加入,配合原有的顧愷之畫及趙 孟頫書洛神賦全文,可說是企圖在同一手卷中同時呈現洛神賦的詩、書、畫三絕的典範。
<洛神賦>圖卷上,乾隆題五言詩:
賦本無何有,圖應色即空 傳神惟夢雨,擬狀若驚鴻 子建文中俊,長康畫裡雄 二難今並美,把卷拂靈風 乾隆並親筆寫「妙入毫顛」四大字,並有「乾隆辰翰」一印,均代表乾隆對此作品的高度肯定。尤其,丁觀鵬的<洛神 賦>圖卷摹本完成在乾隆十九年,在判定北京本<洛神賦>圖繪非顧愷之親筆後,更鼓舞了乾隆對顧愷之原作進行的推 想,於是命丁觀鵬執行<洛神賦>圖卷摹本計畫。丁觀鵬的摹本雖是根據北京本臨摹,不過所改甚多,充份展示了乾隆 所希望呈現的<洛神賦>新形象。
曹植創作了傳頌後世的<洛神賦>神話。書法家王獻之將其書寫成篇,成為中國書法史上的經典名作。畫家顧愷之將< 洛神賦>轉化成圖畫,成為神「畫」。在詩賦,書法及繪畫的<洛神賦>經典藝術中,法藍瓷在千年後以<洛神賦>為 創作發想,並取對瓶設計展現傳永傳千年的愛情。「洛神賦」對瓶中,一瓶以曹植與洛神相遇為主題,另一瓶則描繪洛 神離去,與曹植倆人依依不捨的感情。雅賦、名畫及美瓷為傳世經典留下永恆註腳。
● 《洛神賦》紙本,元 . 趙孟頫書,縱 29.5 公分,橫 192.6 公分。
資料參考
● 洛神的神話與神畫 -- 顧愷之《洛神賦》畫卷之審美試析 ( 上 ) ( 下 ), 張清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 22:10=231 2012.10
● 絕章的情賦:人神戀曲 223-- 洛神形象暨曹植〈洛神賦〉及其接受史, 鄭文惠,典藏古美術 240 2012.09
● 魏晉玄學的「有無之辨」於藝術的體現 -- 以顧愷之的畫論與畫作為例, 李美玲,藝術與文化論衡 3 2013.12
● 洛神賦圖:一個傳統的形塑與發展,石守謙,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 究集刊 23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