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鋦釘補瓷術﹙下﹚
圖、文:謝明良
轉載自【陶瓷手記:陶瓷史思索和操作的軌跡】(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 年)
前言:陶瓷珍寶如果損裂,令人痛心頓足,不僅錢傷,也心疼。陶瓷的修補工藝足證古人惜物態度,就算瓷品已見裂痕,亦費盡心力修補。偶在謝明良教授「關於鋦釘補瓷術」一文了解古代補瓷工藝,甚覺鋦釘補瓷術極具知識與趣味性,特此感謝謝明良教授同意本刊轉載,與讀者分享。(原文有註,轉載時刪除)
日本著名茶師千利休( 1522-1591 )就是一位擅長以鋦釘補瓷的巧匠。山科道安於享保十二年( 1727 )所撰日記《槐記》,曾經提到千利休將一件業已裂損之龍泉窯青瓷施以鋦釘補修。
•圖一,龍泉窯青瓷瓶,南宋,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
現藏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的一件龍泉窯魔羯魚形耳盤口長頸青瓷(圖一)相傳即為千利休舊藏品,其器身破損處係以漆接合,並以鋦釘牢固。其次,千利休的弟子山上宗二( 1544-1590 )之《山上宗二記》記載東山殿(足利義政〔1436-1490 〕)舊藏的一件被評為天下無雙的「三日月」茶壺,在傳至室町幕府
執事三好長慶( 1522-1564 )一族三好實休手中時,因戰亂而於河內高屋城破裂成六塊,經千利休補修後歸予三好的家老。
該一經修繕的茶壺一度以三千貫的天價抵押給太子屋,後歸織田信長( 1534-1582 )所有。雖然該壺因毀失於本能寺之變而未能流傳下來,故難以得知其確實的修補方式,但若參照前引《槐記》的相關記事,不排除千利休或許同樣是採用鋦釘來進行綴合修護的。此外,千利休舊藏的一件長次郎作黑茶碗,因故破損為二,經修護後也由千利休次男少庵之長子千宗旦( 1578-1658 )命名為「革周??」。
• 圖二,龍泉窯青瓷長頸瓶,元代,a 外觀,b 帶「永樂」印銘的修繕部位,日本北野天滿宮藏
上述記事再度說明了陶瓷的修補痕跡已和侘茶茶具的「景色」賞鑑觀相結合,儼然成為鑑賞的對象了。從目前的資料看來,日本的鋦釘補瓷術約出現於十六世紀,故不排除此一技法是由中國所傳入,然而日本方面除了著重其實用的修補功能之外,更往往賦予其鑑賞的內涵。
尤有甚者,現藏京都北野天滿宮的一件鋦釘修繕的元代龍泉窯青瓷長頸瓶(圖二),口沿缺損修理部位另有「永樂」印銘,可知是由活躍於十九世紀中後期京都陶工永樂和全所補修而成。看來,就連陶工也視鋦釘修補術為展現身手的舞台,意圖借此向世人傳達自身的高明技藝。
三。
由於以鋦釘補接陶瓷將無可避免的會在陶瓷上留下數目不等的金屬釘釦,因此,講究作品完美外觀的陶瓷鑑賞家多捨此不為,而採用黏著劑來補修陶瓷。如明代弘治十七年(1504),《宋氏燕閒部》就記載;「黏窯器璺處,補石藥黏之,又以白蠟融化和定粉加減顏色飾之」;隆慶五年(1571) 重刻的《墨娥小錄》也稱麵筋羼合石灰接合陶瓷,雖然「不可於水內久浸」,但還是「勝如釘釘者」; 企圖將陶瓷外觀修護得完美無瑕。
•圖三,王問﹤煮茶圖卷>( 1558 ) a 全圖 b 局部 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另一方面,我們應該留意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藏王問繪作於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 的《煮茶圖》,畫面中央部位並列的兩件蓋罐當中右側一件即是施以鋦釘補接,蓋罐下方分別擺置帶座的開片釉瓷三足爐和風字形硯等文房具( 圖三)。
值得一提的是,風字硯造型和南宋林洪撰《文房圖贊》中名為「石端明」的硯式完全一致;江蘇江浦南宋慶元元年(1195) 張同之墓也出土了同一形制的端硯。據此可知,《煮茶圖》中的硯是屬於宋代硯式,亦即明代人心目中的古物或至少是明代倣古之作。
四。
其次,考慮到風字硯上方的開片釉瓷既被明代鑑賞家視為是一器難求的宋代官窯最重要的外觀特徵之一,文人畫作也經常以開片瓷釉這一物理特徵來寓意古瓷,並借此營造畫中人物的高古情懷。
因此,佔據畫面顯著位置的施加鋦釘補修的瓷蓋罐,顯然也是畫家刻意安排用來象徵古物的道具,與此同時,也將鋦釘補修痕跡視為鑑賞的對象了。王問《煮茶圖》鋦釘瓷罐性質的確認,不僅再次表明晚明畫家經常採取各種具有象徵意義的陳設器具來強調畫家所欲表達的情景,更重要的是,此也正意味前述日本桃山時代(1573-1603) 茶人對於鋦釘的賞鑑風情,極有可能是受到中國明代文人的啟發。
• 圖四,釉上彩瓷盤,清初,英國大衛德基金會(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藏
以上本文粗略地介紹了鋦釘補瓷的文獻紀錄和考古遺址出土標本,試圖說明此一陶瓷補接技藝既廣為一般庶民所採用,也曾被中國明代文人賦予了寓意古物的象徵意涵而進入鑑賞的世界。雖然,中國對於鋦釘的鑑賞似乎只存在於明末清初這一特定時段中的少數族群,並未引起廣泛的共鳴。
除了前述明代後期王問《煮茶圖》之外,英國大衛德基金會(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收藏的一件清初釉上彩瓷盤,盤內側所繪飲酒人物後方置鋦釘補接的瓷甕(圖四),就說明了以鋦釘象徵古物於清初仍為畫工所採用。
相對地,日本的鋦釘鑑賞因其已和日本的「侘?」理念相結合,從而形成極具特色的審美風情,其影響流傳至今,業已成為日本文化史中重要的內涵之一。
•圖五,世界的錐舉例,A-D:弓錐;E-G:曲柄椎;H:舞椎
從佐原真所蒐集的世界各地利用回轉運動來穿孔或生火的實例看來,鑽孔用弓錐的使用至少可上溯至西元前十五世紀的埃及(圖五)。
•圖六,以金屬鋦釘牢固材石,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二世宮殿基壇遺址
而以金屬鋦釘修繕接合的技法也是由來已久,比如說位於伊朗帕薩加迪(Pasargadae)的阿契美尼德(Achaemenid)王朝居魯士二世(Kyros II ,西元前559-530在位)宮殿基壇切石即以金屬鋦釘牢固鄰石(圖六),東北亞朝鮮半島百濟地區三世紀後半至四世紀中期天安新豐里一號墓木棺也是以鋦釘接合,日本自五世紀前期以來木棺亦多使用鋦釘。
•圖七,玻璃方盤,中國遼寧省法庫遼寧出土
除了棺槨或木構建物之外,中國南京仙鶴觀東晉墓(M6)出土的鎏金異獸銜杯銅硯滴,出土時獸前腿爪部原殘斷,上有修補後以鋦釘連接的痕跡;遼寧法庫葉茂台遼墓(M7)出土的著名玻璃方盤,其盤面因有裂璺,故於外緣鑲銀釦,裂處另以銀片釘鋦 (圖七)。
•圖八,希臘紅像式陶壺所見補修鋦釘,畫家Harrow於西元前475年繪製
另一方面,儘管前述斯里蘭卡曼泰遺跡出土的九至十世紀中國陶瓷標本中已見穿孔補修痕,而埃及福斯塔特遺址所見定窯白瓷碗片穿孔內還留有銅絲,但我則因未見實物而無法判斷後者標本是否以銅鋦釘接合,抑或只是以銅線打結緊縛?
無論如何,於拆裂的陶瓷穿孔再以金屬絲緊縛或以銅鋦釘接合的技藝並非中國的專利。特別是西元前475年畫家Harrow所繪紅像式陶壺,出土時壺身即見五只鉛鋦釘,是地中海西西里古希臘以鋦釘修繕陶器的有趣實例(圖八)。
•圖九,土耳其伊茲尼克青花瓷,十五世紀至十六世紀
另外,羅馬薩米安紅陶(Samian Pottery)亦常見鉛鋦釘,其工序是將相鄰的破片各穿一孔,孔上下分別墊以鉛片,然後將鉛熔液滴入鋦孔中,冷卻後上下鉛片接合同時封堵鋦孔;可說是極具巧思的陶瓷修補方案;
晚迄十五至十六世紀中東地區陶瓷也經常可見鋦釘補修,如土耳其伊茲尼克(Iznik)青花瓷即為一例(圖九),不過其和希臘、羅馬的鉛鋦綴合術以及日中兩國的銅、鐵鋦釘補瓷技藝是否有關? 還有待日後進一步的調查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