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史称东晋顾恺之「博学多才」,并以「高古游丝」、「春蚕吐丝」比喻其绘画笔法。顾恺之传世的画<女史箴图>、< 列女仁智图>、<洛神赋>等都是人物画,其也曾在瓦棺寺的墙面上画维摩诘像,吸引众人捐献。顾恺之的真迹已失传, 流传于世的画作摹本<女史箴图>及<列女仁智图>都是叙述妇女的伦理道德,阐扬妇贞妇德,而<洛神赋>则是唯一 描述浪漫爱情的画作。
顾恺之<洛神赋>图卷,是根据曹植<洛神赋>画的。<洛神赋>图卷,画中人物服饰沿袭汉魏以来风格。画中,诗人 头戴「梁冠」远游,身穿宽衫大袖,下着裤裙及地。随从的服饰不同于主人,头戴「笼冠」,亦是大袖宽衫,裤裙及地。 再者,洛神发髻作双环,身披长带,河伯头上也有环。画里的灵怪造型与传统图案并无二致,取象征笔法,不做图真绘实。 至于图上的山水及木树,为陪衬背景,树木叶丛,仰作菇扇开状,山形则简单轮廓淡染。在<洛神赋>图卷,主题人物 放大特写,之后的山水画风是在五代两宋之间才盛行。
出生于江南顾氏家族的顾恺之,其父亲顾悦之曾任尚书右丞,顾恺之可谓名实相符的世族子弟。身为「名士」的他,亦 与当时身为政治家及名士双重身分的桓温、殷仲堪及桓玄都有交情。顾恺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身为「创作者」、「艺 评家」和「名士」等多重身分,有学者探究其<论画>中隐含的庄子思想,有人研究其「高古游丝」描绘线条,有人研 究其画中的「形、神、观」。顾恺之在<论画>首篇即提到「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树一定器耳,难成而 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可见,于顾恺之,凡自然界存在的东西都可入画,而亭树楼阁等人为建筑,不待创作者的「迁 想妙得」,亦可以完成。
魏晋时期是政治纷乱的时代,却是中国艺术成就丰硕的时期之一。蔡邕的<书论>、曹丕的<典论 ˙ 论文>、嵇康的<声 无哀乐论>、陆机的<文赋>及顾恺之的<论画>等相继出现,使魏晋艺术思想跳脱以道德伦理为主的汉代艺术创作观, 并进入创作者的内心,建构出以艺术为主题的新美学观。魏晋名士重视清谈,也谈玄论理,在名教与自然之辩下,产生「有 无之辨」的思维,更进而达至自然与自在的境界,因此学者称「魏、晋、南北朝时代实是中国美学史和艺术史上最系统 的开发和创作体系的总结时代。」思想的发展不可能仅局限在艺术领域,尤其是主导整个魏晋「玄学」思想的清谈之风 更是与当时艺术思想的发展有所关联。有「才、画和痴」三绝的「名士」顾恺之,不仅出现于<世说新语>,其所书写 的<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和<论画>等画论,更是深远地影响中国艺术思想和美学观的发展。
历来学者以「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传神写照」和「形神兼备」等思想,肯定顾恺之在中国艺术创作与美学思 想的显著影响。<晋书>顾恺之传记载:「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 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画中的人的双目,不需要点睛成眼,以「传神写照」描写人物。「以形写神」则记载在 <历代名画记>:「凡生人亡有手楫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笙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另外, 顾恺之以「高古游丝」描绘事物形态,再加以设色,笔墨设色形构出画作可见的形式,如人物的样貌、服饰、动作姿态 与身处的空间,让观者藉由可见的「有」体会到的「生动」、「生气」与「出尘之态」。这些是某种溢于『有』之外的, 虽无法见到,却能感受「无」,因此当艺术品超越了形式之外所能感受到的感情,即表现出艺术的本质。
笔法技巧与形式结构是眼睛可见,但神气却是眼不可见的。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也提到此重要性「若长短、刚软、 深浅、广狭与点睛之节,上下大小有一毫之失,则神气与之俱失已…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 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一像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也。」此提到的「神气」、「以形写神」、 「传神」、「通神」等语词都显现出顾恺之对「神」的重视。
● 《洛神赋》图卷
清 . 丁观鹏(活动于 1726-1770)。
乾隆帝评丁观鹏「善临摹,兼工设色」。丁观鹏临摹的〈洛神赋〉稿本虽是摹本,然山水造型已自朴拙稚趣的古典画转为成熟的金碧山水,且景物间的比 例已趋精确。并且,以西洋明暗设色法与定点透视法,表现脸部五官、马匹体态与空间层次,营造合乎视觉经验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