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写诗的美好年代
让郑愁予教你写诗
以超过一甲子的岁月写诗,一个国文课本少不了的名字,十九岁的一首〈错误〉,让达达的马蹄响彻华文世界,他是当代传奇诗人──郑愁予。
抗战儿童,内战少年
一九四五年,郑愁予十二岁,二次大战刚刚结束,他自称是一名标准的抗战儿童。在逃难的过程中,母亲教导他背诵古诗,他一接触就爱上了,从此开启与诗词的不解之缘。
郑愁予回忆小时候,和母亲走过一个小镇,那时还在抗战,忽然听到背后传来轰轰声响,马匹拉着炮车飞奔而来,母亲和他站在路旁,看着战马与炮车擦身而过,这印象一直潜存在意识里,后来写作〈错误〉这首诗时,这个意象自然而然浮现在脑海中。
随着年纪增长,他开始接触现代诗,陆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诗风婉约动人,音韵跌宕生姿,于1994年应《寂寞的人坐着看花》一书,得到国家文艺奖。诗人 弦曾经以「谪仙」称誉他, 并说:「郑愁予飘逸而又矜持的韵致,梦幻而又明丽的诗想,温柔的旋律,缠绵的节奏,与贵族的、东方的、淡淡的哀愁的调子,造成一种云一般的魅力,一种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影响」。难怪数十年来,郑愁予的诗作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风格也影响了许多具有文学浪漫情怀的年轻人。
迄今,八十二岁的郑愁予走遍大江南北,在金门大学担任讲座教授的同时,还定期飞美国和香港授课。纵使享誉了全球华文界,谈起诗,他没有任何名人架子,娓娓道来对诗的见解,缓缓诉说一位诗人的使命与期待。
诗与诗人
原来诗的诞生,跟人的天性有关。
人有动物性,所以合群和谐;具备灵性,而善与自然万物互动。在族群与天地交流的过程中,领导人往往以吟唱的方式,引导众人向上天祈祷,这个祷词就是诗的原形。事实上,若把「诗」拆字分析,「寺」是宗教、行政中心,「言」表示真实有意义的话语。在古代政教合一的社会中,一段好的祝祷诗词不仅可以凝聚众人、交流天地,更能传递情感与意涵。过去如此,现在亦然──诗人的使命由此而生。
一个诗人应喜好自然,交流万物,亲近人群,关心社稷,乃至于替天行道。我们可从郑愁予的笔名看出端倪:「愁予」二字源自屈原的楚辞、辛弃疾的菩萨蛮。原来自古怀忧家国的文人比比皆是,遭放逐的屈原看见洞庭湖苍茫一片,于是写下「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的喟叹;辛弃疾被贬至江西,赋词:「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的无奈。如此愁思满怀而任重道远,无怪乎郑愁予创作出荡气回肠的名句──「是谁传下诗人这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让我们看见诗人除了有浪漫情怀,更有让人肃然起敬的一面。
如何写一首好诗?
在了解诗的本质后,许多人好奇应如何创作一首好诗?郑愁予提点了几个方向。首先要有「诗情」,就是情绪。情绪每个人都有,但碰到场景会特别集中。其次要有「诗才」,这是把思绪与感触写出来的能力,这得靠磨练,可以先从模仿开始,之后再摸索自己的风格。此外,他特别说明,诗句文字应有「音乐性」,情节的安排须包含「戏剧性」。例如〈错误〉一诗便因明快的节奏,让人朗朗上口;又因结尾「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的对比,使读者印象深刻。
不过,谈到最重要的条件却是「要走出门」!因为写诗靠场景,不能空想,灵感仰赖外在场景的激发。若以〈错误〉举例,诗中等待的女子是确有其人,并非想象。他进一步诠释对「灵感」的看法,原来人的情绪原本是发散流转,但当碰到一个场景的触发,思绪便会一下子集中。此时,诗人开始搜集潜意识中的素材,让表达更美、呈现更富层次,那些出其不意的佳句便由此而生。而也因为生活场景处处不同,灵感应当源源不绝。不过若能多借由展览或书籍充实潜意识的材料,写作将更丰富而流畅。
最后,郑愁予笑着说,现代写诗的人真是有福气,因为有网络提供写作素材,更可相互交流。他期待人人都能上网写好诗,传递美学,交流情感,如此一派和谐,那将是一个比唐朝更美好的时代。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河北省人。军人家庭出身,童年随军人父亲征战南北,曾就读北平崇德中学及北京大学暑期文学班,用笔甚勤,曾发表诗作于北平平民日报、中学生月刊、武汉时报、衡阳力报。
后随家人迁台,先后毕业于新竹中学、中兴大学。曾加入现代派、创世纪诗社,并支持羊令野创办南北笛诗社。
1968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尔后陆续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并曾出任联合文学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