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政策,请放过我们的「活」资产
今年一月,Google Arts & Culture应用软件突然在美国当红,它能快速将使用者的自拍和世界上各类艺术作品进行比对,从而定义出最相似组合,由于许多人好奇自己究竟长得比较像微笑的蒙娜莉萨、还是没了耳朵的梵高,居然让这款软件下载量在美国跃升第一。
大家都知道 Google是一个野心与理想具存的世界级企业,除了钻研网络服务与尖端科技,近年也致力于推动艺术文化, Google文化学院辖下的 Google Art Project计划将全世界博物馆与艺术品带入虚拟国界,让人们透过网络轻松接触数以万计、来自全球博物馆、档案馆及各色组织的艺术作品与历史文物等内容,据悉该项目已与来自七十余国家与地区中超过一千多家博物馆、艺廊和文化机构展开合作。
弹指间,人类进入数字化与虚拟化时代超过了四分之一世纪,在人工智能兴起与地球资源耗竭的双重压力下,不至于穷竭地利又代表.人类亘古长河里沉淀出的文化创意,遂成各国竞相开发的逐鹿之原,近年来各国开始意识到在线免费分享文化资源的重要性,诸如大英图书馆开放超过百万张清晰复古艺术插图;纽约公共图书馆将馆藏数字化,一次性释出十八万张高画质相片;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更宣布在线卅七万多张图片提供公众浏览和运用。
去年中,台北故宫博物院终也推出「故宫 OPENDATA专区」,可惜只包含七万张左右书画类及器物类的低阶数字图文件,中阶数字图文件约略只有数千张可供下载,从量与质来说,似乎与台北故宫位列堂堂世界十大博物馆之一的身分难以匹配。
其实,早在近十年前,我就曾在专文「文化是器、普民为用」中提出台北故宫应大幅降低后人使用文化资源的门坎,不仅开放更多在线资源,更要从产业培育角度,彻底并有效地削减长年来造成许多惨淡经营文创工作者沉重负担的权利金制度。此外,台北故宫在内的文化机构也应适时以品牌授权、协助推广等方式,直接参与加持优秀创意、文创企业与计划;毕竟「典藏」与「研究」固然重要,但如何「活化」这些文化资产,才是将文化资本转换成经济资本的终南快捷方式。
十年光阴可以寒窗成名、可以生聚教训、更可以让世界面貌变上几番,如果文化主事部门在我当初提议时即.手改进政策,那今天就是走在Google和The Met的前面了,深切期盼文化主事们能够高抬贵手,不要再用486的处理速度来对待应该活跃如超级计算机的中华文化资本,正如我十年前说的,所谓享民而后富国,不亦德政乎!
CEO
Franz Chen
法蓝瓷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