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BEING.所以英国
2017年十月初,应英国牛津大学皇后学院(Queen’s College)以及玛格丽特夫人学堂(Lady Margaret Hall)之邀,前往牛津大学进行访问,并在其于2008年成立的中国中心(China Centre)做一场关于现代丝路与两岸市场的研讨讲座。
虽然我在90年代就展开和英国的合作、产品卖进了哈洛德百货(Harrods),也和不少英国瓷都Stoke-on-Trent的陶瓷界产学研人士有.多年交情,然而直到此次牛津访问之后,我才更明白为什么一个相对人口土地受限的群岛之国,可以一直胜任.推进世界文明的重要角色,成就了工业革命、君主立宪、金融保险、公共卫生等改变近代社会面貌的政经发展,也孕育出了众多戏剧、小说、时尚等深入全球人心的文化符号。
访问从参观艾许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揭开序幕,成立于十七世纪的它几乎是英语世界中第一个大学博物馆,也是第一个公众博物馆(Public Museum),期间馆内几个东方主题相关的策划负责人(Curator)一直全程陪同讲解,还将我们视为上宾,允许我得以和几件重要馆藏陶瓷做「零距离」的接触。
当晚,该校专门研究快乐学(Hedonism)的神经学教授克林巴赫(Morten Kringelbach),特别在皇后学院主持了一场牛津传统式的高桌晚宴(High Table Dinner),此次邀请院长和跨学科的院士们一起正装与会,我们先从正式晚餐开始,接.移步到一个偏厅喝酒,酒过三巡后再到另一个小厅里饮过咖啡才算晚宴结束,不过这天的晚宴一直延续到我和克林巴赫轮流弹奏钢琴,在讨论音乐与人脑话题的余音缭绕里才告一段落。
次日我又在玛格丽特夫人学堂和一席专门研究东方政经文化等领域的学者们再次体验了牛津高桌晚宴的魅力,两个谈笑皆鸿儒的晚上让我对牛津兼重学术与仪式、严谨与风雅、科技与艺术的学风感到深深折服。
另一方面,我在中国中心的演讲也收到许多正面回响,因为过去此类演讲多半偏向学术研究性质,很少有中小型企业主现身说法来分享跨国产业经验,而我的分享中关于「文创+」以及包括台湾「新南向」以及大陆的「一 带一路」等两岸不同路线,却皆可结合「文创+」的现代丝路新诠释,都让他们发言踊跃,其中颇负盛名的赛德商学院(Said Business School)的创业育成中心「牛津铸造」(Oxford Foundry)都考虑要和我们的国际生活实验室(International Living Lab)合作,携手开拓跨文化的「文创+」与商品、金融或科技结合的不同疆域。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是所有古往今来的人类大哉问,在这个培养了几十名各国领袖与近六十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世界级学府,我们也看见这样傍惶与焦虑,特别是在脱欧以后,悲观有之,乐观亦有之,但跳脱了欧盟以后,他们又得以回头拥抱过去大英国协的会员,并且在外交经济方面的纵横捭阖上更加灵活,毕竟英国十分娴熟于平衡传统与现代,又擅长融合保守与激进,辗转在to be or not be之间,他们从来没有放下对于过去的骄傲与执.,却也永远保持一种在务实的基础上「敢为世界先」的BEING姿态,才屡屡创造出更上层楼的视野与格局,更有牛津大学持续了几个世纪的鼎盛风华。
我们可以说牛津大学正是英国菁英社会的缩影,他们不忘过去、乐见将来、非常务实、永远BEING,可谓是真正的英伦风范!
CEO
Franz Chen
法蓝瓷总裁